抵达罗马的福音 – 张大卫牧师

1. 在马耳他岛上的拯救历史与保罗的漂流

在《使徒行传》27章起,保罗与同行的人经历了戏剧性的海上漂流和船破之险。当时横渡地中海本就极其艰难,而保罗与其他囚犯及乘客所乘坐的船只在克里特岛附近遭遇猛烈的“友拉革罗”飓风,长时间随波漂流。面对肆虐的狂风,众人几乎绝望,甚至没法进食,然而保罗却凭借从神而来的启示宣告:“船会破损,但你们当中不会有一人失丧性命。”这不仅是简单的宗教安慰,更彰显出只有神才能在险恶大海中施行如此奇妙的保守。事实上,船最终在马耳他(“米利大”)岛近海触礁破损,但船上的276人全都靠着游泳或抓住木板,平安上了岸。《使徒行传》27章后半段的这一幕清晰地展现了:即便人类的盼望已几乎断绝,神的应许仍如何具体应验。

张大卫牧师借着马耳他岛的登岸事件,强调神细致入微的保守之手。如果其时人们精疲力竭、彻底绝望而分散,或者有人重病或受伤,就不可能全员无恙地抵达海岸。更值得注意的是,马耳他岛大约距离罗马500公里,位于西西里岛正下方。自古以来,马耳他就是地中海重要的航运要道,所以在汹涌的海浪中偏偏能够抵达那座岛,本身就暗示着神在时间与地点上的奇妙安排。中世纪乃至近代时期,马耳他也曾作为东方宣教或通往中东地区的战略停靠地,可见从保罗那个时代开始,这座岛就已在某种程度上预备好,能在福音传播的进程中被神使用。

保罗和同伴登陆马耳他时,岛上居民的反应同样引人注目。经文称那些岛民为“土人”(和合本常译作“土人”或“野蛮人”),但他们对于276名陌生的外来遇难者不仅毫无敌意,反而如《使徒行传》28章2节记载,为他们升起火堆,热情款待。要知道,考虑到当时的文化和宗教背景,如此接待实属罕见。张大卫牧师在此指出,神的精心预备常常会使人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下敞开心门;尤其是在本无任何关系,甚至本可生出敌意的处境中,马耳他居民却协助并宽厚接待了保罗一行。这充分显示,早在福音临到之前,神就已在那个需要祂恩典、符合祂旨意的地方,提前预备了一些人的心。

更添神秘色彩的是,保罗在生火时被毒蛇咬住的那一幕。岛上的人起初看见保罗被毒蛇咬,就觉得:“这人一定是杀人犯,海里逃过一劫,最终仍逃不过神明的审判。”这是古代社会中非常普遍的“因果报应”思维:若一个在海上获救的人紧接着却被毒蛇咬死,那他必然犯下极大的罪。然而保罗在被咬后并未出现中毒或加剧的痛苦,反而安然无恙。见此情景,人们又转而惊呼“他是神!”——张大卫牧师在这里提醒说,即便是属神的人,有时也会被他人“神化”或过度崇拜,我们必须警惕这样的倾向。保罗从不高抬自己,只坦然表明这事完全是神所赐的能力与奇迹。

随后,马耳他岛上地位最高的官员部百流邀请保罗住了三天。部百流的父亲病重,患有热病和痢疾——在古代地中海地区,痢疾等伴随高烧的病症常被视为致命传染病,又缺乏有效的医疗手段。但保罗到他身边,为他祈祷并按手,神迹般地使他痊愈。这一神迹顿时在全岛传扬开来,引来更多病患前来寻求医治,保罗都在神的能力下为他们带来痊愈。因这件事,岛上居民在保罗离岛时慷慨地供给他和同伴所需的一切。张大卫牧师指出,这再次显明“属神的人”抵达某处时,会给那片土地带来多么丰盛的属灵祝福。对于保罗和同行者而言,这次被动的海难不只是一次意外或灾祸,而是神刻意安排的福音旅程。

在马耳他岛过冬三个月后,大约2月间,保罗等人又登上另一艘亚历山大来的船,继续启程前往罗马。路加甚至记下了那船名叫“丢斯双子号”,以此提醒读者这些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具体的历史事实。《使徒行传》对于保罗航程的路线与停靠地点的详细记载,也能帮助后世人推测1世纪地中海的海运航线和贸易状况。张大卫牧师强调,圣经不仅是一本宗教和道德教诲的书,也包含翔实的地理与历史细节——从叙拉古、利基翁到部丢利,最后再经陆路抵达罗马,《使徒行传》28章的叙事正朝向高潮——“保罗终于抵达罗马”。

总之,在马耳他岛上的漂流与拯救,鲜明地展示了神精妙的主权以及福音扩展的脉络。濒临死亡的众人不仅获得保全,而且神藉此让马耳他岛成为福音新据点:岛民的友善与医治神迹促成了保罗一行在前往罗马的关键路上先得果子,也让保罗能在罗马居住两年多并继续传讲福音。张大卫牧师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意外风浪时,应当信赖那位在背后主宰一切的神,并记住眼前的苦难可能正是打开福音之门的工具。如果没有马耳他的经历,也许保罗后来进到罗马的机会、随之而来的无数相遇,以及写下《腓利门书》等书信的背景都大相径庭。从某种角度看,《使徒行传》27至28章的这段海上漂流与马耳他登陆,不仅是西方基督教历史乃至全球福音化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张大卫牧师还提及,马耳他岛在随后几个世纪里备受关注。在圣地朝圣者或基督教历史研究者眼中,保罗漂流到马耳他的事件颇具象征意义:1世纪地中海世界所发生的这起神迹,成为许多神学与历史诠释的源头。马耳他虽看似一座小岛,却在暴风雨里让破船得以安全靠岸,神则借此地开创了福音的新局面。对初代教会的信徒而言,这绝非偶然;而今日的信徒也应当相信,无论世界何处,无论遭遇何种考验,都有神放置在那里的目的与呼召,重要的是我们能否预备好在那片土地上撒播福音的种子。

因此,马耳他岛的拯救史与漂流记不仅是圣经中的“旧事”,更是一切时代的信徒都应当阅读并实践的属灵指南。神的应许绝不落空,纵然似乎面临“船破”般的绝望处境,神仍会藉着祂所兴起的人来保全众人,使福音更加光彩夺目。在教会历史与宣教实践中,这种模式一次次地重复发生。张大卫牧师指出:“切勿让这些过程仅止于被记录的历史,而要让当今的我们也能活出这样有生命力的见证。”马耳他岛上的漂流与营救,最终证明了无人能阻挡的神救恩计划,如何与人的日常生活奇妙地联结。

2. 抵达罗马的保罗与弟兄们的爱

马耳他岛逗留三个月后,保罗等人乘坐亚历山大来的船,途经叙拉古、利基翁和部丢利,终于渐渐接近罗马。《使徒行传》28章15节记载,罗马的弟兄们得知这个消息,竟远到“亚比乌市”和“三馆”来迎接保罗。按当时地理位置,亚比乌市和三馆均距罗马城五六十公里之遥,步行至少要两天,可见这绝对算得上“长途跋涉”。然而罗马信徒一听说保罗抵达,便毫不犹豫地前往迎接,充分体现了初代教会炽热的爱和接待精神。

张大卫牧师认为,这一迎接场景生动体现了初代教会“彼此照顾”的具体形态。彼时福音已遍及罗马帝国各地,散居的信徒也常会像这样彼此迎接,同享喜乐。从世俗角度看,保罗是身在“软禁”或“待审”状态的囚犯,似乎帮不上什么忙。然而,这些弟兄却深知保罗身份的属灵分量,了解他在福音事工中的重要价值,也明白接待神的仆人就是接待主自己。这种看似礼节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超越礼节的属灵相交。

当保罗看见从亚比乌市和三馆赶来的弟兄,正如《使徒行传》28章15节后半句所言,他“感谢神,就得了勇气”。这份远道而来的接待与鼓励,对保罗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支持。考虑到他从耶路撒冷被关押、经历多次审讯和痛苦,再加上海上遇难的惊魂,只要是常人,身心恐怕都极度疲惫。可在此情况下,有弟兄主动前来迎接并安慰,一切的疲惫仿佛都得到抚慰。这画面展现了初代教会中弟兄姊妹间深厚的情谊与连结,也让人看见教会团契如何带来极大的安慰与鼓舞。

张大卫牧师呼吁当代教会应从这段经文汲取“接待之爱”的启示。若今天的教会只是局限于建筑或礼仪,很难实践这种“奔跑出去迎接”的热情。然而《新约》中反复提醒:“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可见积极地接待与关怀是福音共同体的核心DNA之一。热诚地迎接弟兄,并共同欢喜,这样的见证在当下依旧能够体现出福音最真挚的内涵。

最终,保罗进入罗马后,虽非普通囚犯,仍处于“未决犯”的软禁状态。依罗马法,凡上诉于皇帝者,在终审判决前会有一段等待期,这期间他们既被士兵看守,却也可能享有一定程度的活动和接待访客的自由。《使徒行传》28章16节说:“保罗获准与看守他的一个士兵另住一处”,说明他并未被关在黑暗牢房,而是在有军人严密监视的住所里,仍可和人来往交流。

这反倒成了传扬福音的好机会。书末《使徒行传》28章30-31节写道:“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整整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都接待,放胆传讲神国的道,教导主耶稣基督的事,没有人禁止。”许多解经者称之为“开放式结局”。表面上这看似是个结尾,但更深层之意在于:福音没有被任何势力阻拦,仍持续向外扩张,而且这个故事还没有真正结束。按理说,保罗身陷软禁,本该失去传教的自由,但实际情形却相反。人们源源不断地来找他,他也继续大胆地见证主。这正宣告了神的话语超越任何外在环境的束缚。

保罗在罗马的两年有多方面的意义。据教会历史研究推测,他在此期间写下了被称为“狱中书信”的《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对初代教会的信仰和福音理解起了重大作用。尤其在《腓利门书》中,记载了逃亡奴隶阿尼西莫前来见保罗,并因福音与保罗联合,保罗又致信给其主人腓利门,劝他把阿尼西莫当弟兄般接纳——在普遍盛行奴隶制度的社会中,这个讯息极具颠覆性,亦展现了保罗即使在“监禁”中,依然能坚守并彰显福音的本质力量。

张大卫牧师强调,保罗抵达罗马及在此度过的两年,处处显明神宏大的救赎计划:在《使徒行传》28章达成阶段性的高潮。罗马信徒对保罗的爱心款待,更使这一幕更加感人。在各样患难与逼迫中,弟兄的迎接和鼓励让保罗有力量继续无畏地传道,而这一切都在神的主权安排下成就。

这种爱与接待的实践,彰显了福音的核心价值。耶稣也曾说:“你们若彼此相爱,众人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由此可见,福音的真实内涵正是在教会彼此相爱的生活中被具体活出来。保罗虽被严密看守,却因弟兄的温暖接待和支持而满有胆量,于是能“放胆传讲神的国和主耶稣基督”。张大卫牧师认为,现代教会同样需要这种积极、牺牲式的爱去搀扶、鼓励那些在困境中的肢体。若缺乏这种关怀,教会便易沦为仅有制度、形式的空架子,失去初代教会那种圣洁而美好的群体性。反之,在任何环境都能彼此接纳、彼此相爱的教会,在历史风暴中也不会被摧毁,反而继续成长壮大。

所以,保罗抵达罗马并得到弟兄热情接待的故事,可以被视作在马耳他岛经历拯救与漂流之后的“终章”,同时也是福音进一步扩展的全新起点。福音从耶路撒冷出发,终于来到罗马这帝国中心——这标志着主耶稣交付的“大使命”(“直到地极传扬福音”)正全面展开,也让人深刻明白:在这一进程中,比神迹更重要的是教会彼此相爱、彼此扶持的委身与奉献。张大卫牧师以此激励21世纪的我们:这份信息至今仍极具启迪。

3. 保罗对“以色列的盼望”和“神的国”的辩护

在《使徒行传》28章后半段,保罗抵达罗马后,首先召集旅居当地的犹太首领。自他在耶路撒冷被捕以来,一直遭到同胞犹太人的激烈反对,但保罗从未放弃对自己民族的爱,这在多处书信中都有体现。《罗马书》9章中,他甚至说过:“为我的弟兄、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可见保罗对同族人怀有极大的痛心。这既与他过去身为法利赛人的经历有关,也因他在基督里真正看见了“以色列的盼望”得以成全,从而更迫切地想让同胞明白。

因此,保罗在罗马招聚犹太人时,首先澄清自己从未有意违背律法或祖先传统。《使徒行传》28章20节,他直言:“我原是为以色列指望的缘故,才被这链子捆锁。”这里所说的“以色列的盼望”,即旧约先知长久以来关于弥赛亚的预言:耶和华之日和受膏者的到来。保罗宣称在罗马仍要持守此盼望,并见证:他所信奉的耶稣,正是那位真正完成旧约应许的弥赛亚。

“以色列的盼望”与“神的国”两大概念息息相关。旧约律法与先知书预表弥赛亚的降临,将解决罪的问题并带来神掌权的新秩序,也就是“神的国”。保罗多次阐述,耶稣基督就是实现这终极盼望的关键人物,这也是他在《使徒行传》28章23节“从早到晚向他们讲解,证明神国的道,用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话劝勉他们信耶稣”的原因——表明旧约早已预言耶稣基督及神国的真理,如今在耶稣里已得到应验。

张大卫牧师特别强调,《使徒行传》中多处并行出现“神的国”和“耶稣基督”这两个主题。初代教会福音的核心,是对耶稣不仅仅是良师或先知的宣告,而是认信祂为除去世人罪孽、更新世界秩序的神子。祂的到来部分性地实现了末世应许,并且神国正在持续扩张,最终必得完全。这与保罗对犹太人所说的:“你们所期待那位复兴以色列的神,已在耶稣基督里开始了祂的作为”是一脉相承的。

尽管保罗用旧约和先知的话极力辩明,但《使徒行传》28章24节记载,一部分人相信,一部分人却不信。无论保罗的解释多么合情合理,若听者心里刚硬,也无法接受福音。保罗引用以赛亚书6章9-10节的预言:“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这既让人惋惜,也符合神的主权:罗马书9-11章中,保罗剖析了以色列暂时拒绝弥赛亚的奥秘——使福音先在外邦世界传播开来,而后惹动以色列人发“圣洁的嫉妒”,最终也归向基督。

在《使徒行传》28章28节,保罗郑重宣告:“所以你们当知道,神这救恩,如今传给外邦人了,他们也必听受。”这句带有果决的宣示,象征福音已跨越犹太民族的藩篱,遍及帝国及万国。保罗或许在当下经历了同胞的强烈排斥,但神的国却要在罗马帝国乃至历史长河中继续扩张。公元三世纪君士坦丁大帝使基督教合法化乃至后来国教化的进程,从历史视角反观,恰恰印证了保罗这番预言并非空想,而是真实应验。

张大卫牧师在这里强调:宣扬福音的人需要正确的态度和神学洞见。福音的本质是宣告“神的国”与“耶稣基督”的真理,它能超越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偏见。保罗“以以色列的盼望”为切入点向罗马犹太人解释,可他们当中仍有人拒绝,正显出信仰的悖论。但这悖论正成为福音扩散至更广大地区的契机——犹太人的抵挡,反令外邦人敞开怀抱接纳,外邦教会的兴起又激发犹太人重新思考,最终回归福音。这种循环也与旧约先知的预言相呼应。

当我们读到《使徒行传》最后一章(第28章)却发现,没有提及保罗向皇帝申诉的后续结局,也未记述他将来的下场。教会传统中,既有“保罗获暂时释放并打算前往西班牙传道”的说法,也有他在两年后再次被捕,最后殉道的传说。路加并未在圣经中交代这些,而是以“保罗在罗马继续自由传福音”作结。这种“开放式结局”表明:神的救恩历史并未终止,福音的进展仍在进行。

张大卫牧师强调,这种开放式结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保罗时代,罗马成为福音的新中心;而当今,福音正传遍世界各处。唯一不变的是“神的国绝不止步,耶稣基督的福音终将冲破任何阻碍”。就如当初在马耳他岛遇到风暴,却反成为进军罗马的踏板;在当下,许多看似黑暗、危险的环境也往往成为福音得以更大、更有创意地生根扩展的契机。保罗对犹太人和外邦人都不放弃的热忱,更是教会在分裂冲突时应当重拾的榜样。

“以色列的盼望”和“神的国”这两大主题,对整体救恩史的理解举足轻重。耶稣基督既是“以色列的王”,也是“全人类的救主”。尽管犹太人曾拒绝祂,却也因此令外邦人得以认识救恩;而外邦人的苏醒,又刺激犹太人心生渴慕,终究回到弥赛亚怀抱。《使徒行传》全书的宏大情节,就在这张力与循环中不断推进。张大卫牧师认为,这对21世纪的教会仍意义重大。正如福音当年穿越重重对立与误解传播至今,当代宣教也必然遭遇反对或误解。可唯有坚持福音的核心信息、勇敢向前,才能让神的拯救触及更多生命。

《使徒行传》28章及其最后几节,浓缩了三大要点。其一,福音能突破任何环境的限制;其二,福音的核心在于“神的国”和“耶稣基督”;其三,福音跨越犹太人和外邦人、跨越古今,拥有无比浩大的真理力量。张大卫牧师在此总结:教会不可忘却其本质使命,要让“神的国在地上得以彰显”,不断祷告并付诸行动。凡信主耶稣的人,也承担着宣告这“以色列的盼望”与“万民盼望”的职责。就像保罗即使身陷囹圄,也依然宣讲真理;今天的教会纵使遇到各样限制或困境,也能在神的带领下,转危为机,叫福音更显大能。

《使徒行传》28章不仅记述“保罗抵达罗马”,更是救恩历史中里程碑式的转折:神的应许如何历经漫长岁月,终在历史舞台中实现与扩张。在罗马见证的“以色列的盼望”,扩展到外邦的福音版图,以及众信徒彼此相爱的群体,都为教会留下宝贵的属灵遗产。张大卫牧师提示我们:虽然《使徒行传》在第28章停止了记载,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意味着“福音的故事仍在续写”。就如那句广为流传的说法:“《使徒行传》第29章并没有写在圣经里,但却在教会历史中不断被续写。”保罗抵达罗马之后的情节,其实在不同时代的信徒身上继续上演——这是神的国在历史与世界中“进行时”的生动见证。

张大卫牧师勉励我们,深思《使徒行传》28章的信息:让我们所到之处都有福音传扬,让被遗忘、被冷落的人得到接待,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能回转归向神,重新获得盼望。即便经历看似绝望的船破或身处软禁之境,神依然能使之成为福音的通道。初代教会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也因此这段经文与教会历史经久不衰,持续敲击着信徒的心门,提醒我们:神的国不曾停顿,祂在掌管并贯穿整个人类历史。身处其中的教会,应学那马耳他岛居民般接纳外来之人,也当像罗马弟兄般主动去迎接他人,又如保罗般无论何境都要放胆宣告神的国和主耶稣基督。

结尾而言,《使徒行传》虽在第28章结束,但其蕴含的属灵原则与大使命却在今日的教会中继续呼唤我们。我们要相信:即便是在马耳他岛这样意外之地,神也能展开拯救的历史;要从罗马的弟兄身上学到爱与接待;更要以“以色列的盼望”与“普世之光”——耶稣基督为中心,将祂的福音传给万国万民。在这宣教征程中,无论遭遇何种试炼或捆绑,都当坚信神更大的恩典必要彰显。正如张大卫牧师在对《使徒行传》28章的注释与讲道中最核心的讯息:这是神宏伟的救赎历史,而我们也被邀请进入其中,继续这不朽的福音使命。愿我们在此得到坚固和激励。阿们。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