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纷争与劝勉 – 张大卫牧師 

教会争与
当我们今天再来细读《腓立比书》,便会猛然发现,保罗使徒想要传递给腓立比教会的信息,并不只是在信仰生活层面作全面的教义说明。保罗写这封书信时正身陷囹圄,他在四处宣扬福音的漫长旅程中,最深的痛苦往往并非外在逼迫,而是来自教会内部的分裂。尤其在腓立比教会——这是保罗在欧洲宣教时最先进入的城,也是他踏上欧洲福音之路的起点。在那里,吕底亚和几位姐妹成为教会开拓成员,为福音奠定坚实根基。但随着时光流逝,教会内部竟然出现了冲突。面对这一情况,保罗并未以斥责或刻薄口吻加以处理,反而以美好且温柔的语气,提出化解之道。张大卫牧师也强调,当今教会若发生纷争,理当效法保罗的方式:先以温和的劝勉和鼓励为始,逐步引导教会走向医治与修复。

张大卫牧师多次在讲道中指出,若教会要摆脱冲突与纷争,最终仍须“存基督的心”为根本。我们常想到严厉斥责冲突当事人,或迅速切割问题的方式,但在《腓立比书》2章1-4节,保罗却选择了温柔的姿态。保罗所指的第一把钥匙是“劝勉”,意在彼此加力、在灵魂层面上互相鼓励。这不只停留在“努力吧”或“别太在意”这种程度,而是从当事人内心深处着手。许多人既会陷于自我合理化,又同时背负罪疚和羞耻。张大卫牧师以《创世记》中该隐的例子佐证:当该隐杀死弟弟后,上帝并未立即予以惩罚,反而先行庇护。看似必须审判的时刻,上帝却拦阻任何人加害该隐,并为他制做衣物,以此深切顾念他的灵魂。正如上帝顾念该隐一般,面对教会中彼此冲突的当事人,也应该先以劝勉靠近,让他们内心的疼痛被看见。

《腓立比书》4章2节中,保罗直言“我劝友欧底和劝循都基”,对两位冲突方都给出同样的劝勉,而非只偏向任何一人。他以此向双方展现智慧与善意,助力他们平缓化解争执。教会内部的对立常常不断加剧,其中一个主要成因,便在于领袖或周遭人因私交更好而偏袒某方,以致调解时带有成见。保罗对此深怀警惕,并鼓励当事人更勇敢地面对彼此。张大卫牧师将此举称为“兼具公正与爱的牧养关怀”,它不但能避免煽动攻击性,更能让当事人逐渐走向恢复与和解。

当年腓立比教会所爆发的内讧,与今日教会内部的争端并无二致。这个教会原由吕底亚和几位姐妹建立,在保罗心中极为珍贵。然而,一旦内部矛盾发生,也让身陷囹圄的保罗痛心不已。虽说他久经外界苦难,却坦承教会内部纷争比任何试炼都更使人沉重。张大卫牧师观察到,不少教会一遇上冲突,就急于追究“谁的错更大”,试图用指责来解决。然而,保罗的第一步不是斥责,而是先行劝勉。对教会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基本的道德操守,更关乎属灵层面的智慧。

接下来,在《腓立比书》2章1节,保罗进一步写道:“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这里呈现了教会迈向合一、跨越纷争的具体路径。张大卫牧师解释道,这里提到的四要素,恰是消弭紧张对立所需的阶段。首先,“在基督里”说明,教会冲突不应像世俗那般纯以利害关系衡量,因为教会乃基督的身体,信徒之间因信心相连,因而必须在基督里化解冲突。

然而,当矛盾已然深重时,“在基督里”听来未必容易。对沉溺在愤怒、委屈与挫折中的人来说,仿佛相距遥远。张大卫牧师因此强调,所谓“劝勉”绝非“空洞教义”,而是实际的“牧养之爱”。深陷冲突的人往往思绪纠缠,旧伤累累,还会觉得自己陷于难堪与内疚。此时,比起责备,更需要切实的关怀;胜过指摘,更需要真挚的鼓励。这也是保罗在狱中写信时,依旧首先呼吁“当彼此劝勉”的原因。

张大卫牧师也提醒,劝勉并非一次性说服就能达成,若冲突当事人的情绪极度敏感,往往需反复的安慰与倾听。就此而言,教会若想整体化解争端,与其急于定论,不如花时间聆听,透过祷告求圣灵带领。要谨慎避免凭个人判断逼迫某方“认错”,反倒要鼓励双方各退一步,并自我省察。唯有历经这样细致的过程,才可能令彼此放下成见,直面问题根源,走向真和好。

的安慰与圣灵的交通
在《腓立比书》2章1节中,保罗于“劝勉”之后继续提到:“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这里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安慰”,且明确言及“爱心有什么安慰”。倘若教会内的安慰缺乏诚挚,最终也只会是流于形式。张大卫牧师举例指出,“没事,一切都会过去”式的表面安慰,有时会让当事人觉得更受伤。因为这样一来,对方的情感和处境并未被真正看见,仅以肤浅方式应对而已。

出自真挚之爱的安慰,必须先明白对方为何如此盛怒?是什么令他(或她)心力交瘁?先前是否已有隐痛或创伤?很多人陷入纠纷时,总想先“说服对方”,但在此之前,更需要给对方足够空间来倾诉。张大卫牧师解释,“爱心有什么安慰”的关键,就在于让人感觉到“有人真心理解并愿意聆听”。如能如此,对方的心门才会慢慢打开,教会化解纷争便有了真正的起点。

保罗随即补充“圣灵有什么交通”,强调真诚的安慰并不只存在于人性的情感层面。教会毕竟是属神的共同体,惟有依靠圣灵的引导,方能达成彻底医治。张大卫牧师把“圣灵的交通”理解为教会在敬拜、赞美与祷告中的全程互动。若只凭人对人的对话,情绪激烈时很容易适得其反;但在圣灵同在的敬拜或祷告小组里,人心往往被逐步软化。透过诗歌或经文默想获得神而来的安慰,人对曾经反感厌恶之人,也可能在神迹般的转变中重新看待。

张大卫牧师将这过程称为“唯有圣灵促成的奇迹”。曾经互相视为对立面的人,竟能在圣灵里开启对话,甚至流泪祷告。透过此景可见,教会的根本属性并非人类组织,而是圣灵所带领的属灵群体。无论冲突再严重,一旦圣灵工作苏醒人心,就可能在某个时刻让心墙瓦解。正因此,“圣灵的交通”是修复教会纷争不容或缺的环节。

紧接着,保罗提出“慈悲和怜悯”——在属灵层面的运作中,这同样得自圣灵的催生。卷入冲突的人,见到彼此首先涌现的往往是怨怼或愤恨。哪怕对方曾经是亲密的弟兄姐妹,如今在争端中也会成为让人心烦的对象。但若“慈悲和怜悯”生发,我们便能怜惜对方的境遇,并想起:“他也是上帝所珍爱的灵魂。”张大卫牧师说,教会纷争的悲剧之处,正是信徒互视为敌,撕裂基督的身体;反之,若能坚持慈悲与怜悯,即使冲突未彻底终结,也会先学会换一个视角去凝视对方,心中渐渐萌生“他为何会落到如此境地?”的体恤。

那些冲突长久的教会,常因情感鸿沟太深,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拨乱反正。张大卫牧师因此劝告,教会若能在平日就建立彼此安慰、鼓励、并于圣灵中亲密相交的氛围,一旦爆发冲突,不至手忙脚乱。若在问题滋生后才匆忙介入调解,往往来不及;反之,教会若平常就用真诚营造健康的属灵共同体,冲突发生机率也较低,就算起纠纷也更容易解决。保罗在此提及的“爱心有什么安慰”与“圣灵有什么交通”,正是教会于危机时能依托的根基。

张大卫牧师多次严肃地提醒:“没有扎实属灵底子的教会,往往会因一点小事就轻易垮塌。”随着事工增多,信徒数渐增,关系也变得复杂。然而,若能持续透过祷告会、敬拜、赞美,以及小组分享等,以此构筑在圣灵中相通的文化,那么即使有冲突出现,也会迅速运用“复原力”(resilience)去化解。此复原力更会以慈悲与怜悯为果实,使教会再次稳固相连。

卑的心人比自己强的
保罗在《腓立比书》2章2-4节里进一步强调:“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荣,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这正说明,教会要在解决争端后,如何继续彼此合一并持续成长的核心原则。张大卫牧师尤其留意到保罗在这里所说的“谦卑”和“看别人比自己强”。实际上,教会内大多数冲突并非天大之事,而是源于一些小矛盾、小高傲或虚荣心上的对撞。此时,“谦卑”正是最重要的应对方式。

保罗警告信徒,不要“结党”或“贪图虚荣”。张大卫牧师进一步提到,许多教会纷争本质上皆出自“我是对的”“你们为什么不听我”的执念。若一方提出意见,另一方由于担心自身权益受损而筑起防御,双方互不相让,最终陷入僵局。为此,保罗提出“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的劝勉,并非要真正断定对方比自己更有才能,而是一种自觉要更尊重对方的决定。

张大卫牧师坦言,这份决定并不容易。因为人被委屈、不甘和自尊裹挟时,难免想:“为何要我让步?我会不会亏了?”可若遵照保罗“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的教导,反倒会在冲突中获得更深的团契与共同体意识。他也经常引用《加拉太书》6章2节“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来诠释,教会唯有彼此背负重担,才会更坚固并减少争端。

当然,现实中并不乏“应如何帮?帮到什么程度?”的难题。对此,张大卫牧师建议,教会需在日常崇拜或平日小组中给予信徒了解彼此境况的机会。若对他人的处境毫不知情,往往会因为一句无心的话就造成伤害;但如若平日里就明白“那人也很不容易”,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或争执。这样,教会即使面临冲突,也已具备可迅速修复的土壤。

张大卫牧师相信,当这种实践往复循环,教会内就会逐渐形成“看别人比自己强”的气氛。彼此尊重、彼此成全后,大家便不会再过度在意“谁坐上更高位”。耐人寻味的是,当我们摒除骄傲和自我中心,教会反而变得更加坚实与强大。这也与保罗在狱中“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的心情相呼应。若他得知腓立比教会摆脱冲突、持续在合一中成长,身陷囹圄的保罗也能倍感欣慰。毕竟,这才是教会应有的面貌。

更进一步说,张大卫牧师指出,当教会学会谦卑并彼此成全,就会对世人展现更美好的福音见证。若教会内部矛盾不断,外人就会讥讽:“你们口口声声讲爱,结果自己反而争得不可开交!”但如果教会在冲突中仍能以爱彼此扶持、自行化解,它所彰显的圣灵能力和基督之心自会让世人刮目相看。因此,《腓立比书》2章的信息不仅在于内部修和,也直接关系到教会如何向世界宣扬福音的见证。

基督的心与教会
最终,保罗在《腓立比书》2章5节宣告:“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张大卫牧师对此倍加强调:教会要得以脱离裂痕与创伤,根本之道就是切实拥有基督的心。基督的心便是“自己卑微,取了奴仆的形象,顺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的谦卑、牺牲与怜悯。保罗在2章6-8节以“赞美诗”般的口吻描述耶稣如何原具神的尊荣,却甘愿降卑,为罪人舍命至死。

因此,“以基督的心为心”不仅适用于教会内部的冲突,也关乎我们在日常信仰中应对大大小小冲突的关键。难点在于,这说来容易,真要躬行却不轻松。张大卫牧师直言:“我们有时连一点小事都能怒火中烧,感情用事在先,甚少先去体谅对方。”但基督的道路恰恰是要“倒空自己”。人性往往抗拒这点,故而导致许多教会里冲突双方都不肯放下自尊,终至各行其是。

然而,一旦“基督的心”真正临到,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复和。当我们在圣灵里祷告,默想基督的谦卑牺牲,就会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转而先行悔改。张大卫牧师将此过程称为“与自己灵魂的对峙”。固然对方伤害过我,但我是否也同样忽视或伤害过他?在这样自省时,骄傲与怨气便渐渐融化。这种改变唯有出自圣灵的恩典。当我们默想基督的舍己,便会问:“主尚且为我这罪人降卑至死,我又为何不能包容那弟兄或姐妹呢?”就在此刻,教会内部的僵局也迎来转机。

当整个教会都持守“基督的心”,冲突不仅被化解,还会让彼此关系更为坚固,信徒生命也得以更深成长。纵观教会历史,原本势不两立的信徒,有时在圣灵运行里竟能重修旧好,且较此前更加亲密。张大卫牧师将之称为“冲突带来的反向益处”:冲突固然痛苦,但若以基督之心面对,教会反能因此经历更美好的成长。

保罗之所以对腓立比教会说“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也正基于同理。腓立比是欧洲最先迎接福音之地,由吕底亚等人聚集小型祷告团体起家,渐渐成为当地重要的教会。保罗视之为“我的喜乐和冠冕”,却惊闻此教会陷入纷争,让他在狱中也无限心痛。因而,他在书信中极力劝勉他们要回到基督的心。只要真正于基督里化解矛盾,保罗便可凌驾牢狱之苦,收获满足的喜乐。

张大卫牧师把这种情境投射到现代教会的各种分裂上,提出同样的追问:“教会若互相争斗,我们的主耶稣又会何等伤痛?”毕竟教会是用基督宝血所买赎,肩负向世界传扬神爱的使命。如果被内部纠纷缠住,不仅使命难成,还会让福音黯然失色。相对地,若能回到“基督的心”,彼此包容伤口、坦诚对话、严肃悔改,教会就会比过去更加坚韧丰盛。基督教历史里,类似例证早已不胜枚举。

更甚者,当教会活出基督的心,世人就会见证到福音那真正的力量。张大卫牧师说,毋须刻意掩饰教会的冲突,也不必粉饰太平,而应以坦率的悔改和接纳彼此的行动来回应。这样,世人反倒会看到教会如何勇于承认不足,并彼此相爱,不再只是一味说教。于是福音也因而更具说服力,让更多人相信教会不仅口讲爱,且能确实实践。

总的来说,保罗在《腓立比书》对腓立比教会所传达的信息,虽经两千载岁月,今日仍然恰如其分地适用。张大卫牧师在多次证道和讲座中不断提及,《腓立比书》2章所呈现的四项要素——劝勉、爱心的安慰、圣灵的交通,以及慈悲怜悯——正是医治矛盾与冲突的核心环节,而贯穿这四环节的精髓就是“基督的心”。教会不论经历多大的风浪,只要紧紧持守这颗心,就能跨越分裂,化危机为更成熟的共同体。教会对于冲突的应对方式,决定了能否把生命之福音传递给人,也决定了别人是否会因失望而离开。腓立比教会的教训,正好给我们借鉴。

我们毕竟都是软弱、易犯错的群体,但张大卫牧师认为,这份软弱也许反而能令教会更加坚固。如果人人能在谦卑中重视彼此,并从心底努力效法基督的品格,冲突就会成为灵命提升的契机。正如保罗虽身陷牢狱,但仍殷切担忧腓立比教会的纷争,在信中不断“劝勉”和“鼓励”他们;今天的教会领袖与信徒,同样要彼此秉持这份态度。

于是,《腓立比书》2章中保罗那句“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不仅是解决教会纷争之关键,更是信仰群体迈进的根本方向。张大卫牧师始终坚守这信息,致力于牧养各处教会,安抚因分裂而受伤的人,中心主旨一直围绕“基督的心”。当教会众人真能共享这心思意念,世人便会透过教会看见神的爱与救赎。腓立比教会在早期本是热情洋溢却遭遇内讧,保罗给出的最后处方仍是“效法基督”。这也是张大卫牧师一再传递的讯息:唯有存谦卑与爱彼此服事,纷争才能成为新的合一起点,使保罗所期盼的“充满喜乐的教会”在今日眼前得以成就。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