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腓立比书》1章18节,使徒保罗身处罗马的囚禁状态,却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修辞性问题:“那又怎么样呢?”。面对自身的不自由以及一些人以不纯动机传扬福音的现实,保罗却宣称自己仍然为基督的被传扬而喜乐,无论传道者的内心动机为何。此处展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悖论:尽管使徒被囚困在恶劣的环境中,福音依然在前行。甚至在这种极端处境下,福音的力量未曾受阻,反而凸显出神话语的超越性与独立性。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尽管有人借机想要加重保罗的苦难,他依然坚守属灵的眼光,全然专注于福音的扩展。
透过这一幕,现代读者不仅可看到保罗的灵性深度与成熟度,也感受到福音本身不受人类环境、权势、动机所限制的奇妙真理。关于这一点,張在亨(David Jang)牧师在解析保罗的狱中书信时特别强调:当代信徒应从保罗的经验中汲取力量,以福音为中心,以更宽广的历史与属灵视野来面对生活与信仰的挑战,并在神的主权和护理(Providence)下坚定不移地前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一主题:首先,我们将回顾保罗在罗马监禁中的处境及其所带来的福音悖论;其次,检视腓立比教会与其他早期教会中不纯动机传道者的存在及其现实意义;第三,详述保罗“那又怎么样呢?”背后的神学逻辑,即对神主权的信靠和对福音不可阻挡性的确信;第四,借由張在亨牧师的诠释,以及对黑格尔哲学、马太13章国度比喻、生命与死亡的神学思考、神的护理与主权等多元视角的整合,提供更深度的神学反思;最后,将重点转向现代教会,从现实应用层面探索如何确立福音中心的信仰观,从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处境中仍能保持属灵成熟和内在喜乐。
一、狱中福音的悖论:历史与背景考察
保罗写《腓立比书》之时约在公元61-63年左右,他身陷罗马监狱(参见徒28:30-31)。对于一个宣教者而言,自由似乎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宣教、外出传道、建立教会、探访信徒都需要行动上的自由与空间。然而,保罗在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借由看守他的罗马士兵、前来探访的人群,将福音信息传递出去。这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场景:福音的传扬并未因他的肉身被捆绑而受阻,反倒因他的特殊处境而得以接触到帝国权势圈层中的特殊听众(如御营全军,腓1:13),这在保罗若享有行动自由时未必能如此有效接触。
教会历史学者指出,保罗的监禁也给腓立比信徒带来勇气与激励。腓立比教会是保罗在欧洲最早建立的教会之一,该城是罗马殖民地,居民包含退伍军人、商人、各类外邦人与犹太人群体。当地的信徒看到保罗在逆境中毫不放弃,对他们而言,领袖的勇气与坚定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从而,教会非但没有因保罗的囚禁而萎缩,反而在面对社会压力与迫害时更加刚强壮胆。由此,这场处境中的“悖论”即显现出来:被监禁的保罗非但未阻挡福音扩展,反而使福音进入新领域、并激发更广泛的宣教热忱。
这样一种悖论凸显了福音的本质特征:福音的力量并不基于传播者的人身自由、教会的制度化或社会资源的充足,而根植于上帝自己行事的大能之中。当人类预设的“常识”与神的作为相撞时,人们方才惊叹福音原来是不受地上权势与环境捆绑的。
二、教会内部不纯动机者的现实:初代教会并不完美
腓立比书1:15-17里,保罗谈到有些人出于嫉妒、争竞的心态来传基督。这并不表示他们传的福音在信息层面必然有误,但他们的动机并不纯净。他们试图趁保罗入狱之机加强自己的影响力,也许想在教会中树立自己权威,或者企图打击保罗的名誉。对于现代信徒来说,这一历史片段让我们明白,初代教会并非一个理想化、毫无瑕疵的群体,而是在罪人蒙恩集结下的现实团体。当年,教会中已有出于人性弱点的权力斗争、嫉妒和个人野心。
这种情况对当代教会有重要启示:现代教会也不例外,经常面临内部张力与不和。有人可能利用教会事工来满足个人欲望,有人为了权力、名誉或地位而参与传道与服事。这并不罕见。重要的是,保罗在这样的真实困境中仍强调:“那又怎么样呢?”只要基督被传扬,福音在扩张,他就喜乐。这种价值观体现了福音的绝对优先性:人的动机虽有掺杂,但只要福音本身纯正被宣讲,神仍能使用这样的情况成就祂更高的计划。
在这里可见神的主权与护理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困难(如监禁、迫害)中,也在内在的复杂中得以彰显。即便教会内部有人动机不正,神仍能掌管局面,使福音的扩散不因人的弱点而停止。正是这种对神主权的信心,使保罗超脱个人感受与伤害,不陷入苦毒。
三、“那又怎么样呢?”:保罗回应背后的神学逻辑
保罗的回应“那又怎么样呢?”并非体现冷漠或无所谓的态度,而是一种深层的属灵智慧。这种智慧源自于他对福音绝对价值与神权能的认识。保罗的神学逻辑大致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福音的至上性:对保罗而言,福音的扩展比个人利益、名誉、自由甚至生命更为宝贵。只要基督的名声被传开,人们听到救恩的信息,他就喜乐,这种优先顺序重置了他对苦难与人际纷争的看法。
神主权的深信:保罗相信历史与人类事件皆在神的主权之下运行。纵使有些人动机不纯,但神仍能使万事互相效力(罗8:28)。保罗将目光投向神历史性的护理,相信无论环境多复杂,福音必继续前进。
生命与死亡的超越:在同一书信中,保罗提及“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腓1:21),表明他已将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完全纳入神的永恒计划中。在这样的世界观下,短暂的名誉纠纷与权力争斗显得微不足道。
对教会的爱与关怀:保罗深知,教会即使不完美,仍是神所拣选、基督宝血所买赎的群体。福音的宣扬有助于教会的建造与扩张,他不为个人得失计较,而为教会整体的福音使命而欣喜。
这一神学逻辑强调了终极目标(福音传扬)对短期纷扰的相对化。这种视角使保罗超越个别事件的困扰,将之放入更宏大、由神掌权的历史图景中,得以保持内在喜乐与灵性定力。
四、多元视角的整合:从黑格尔哲学、天国比喻到神的护理
(1)黑格尔哲学的启迪: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哲学强调历史是“精神”通过辩证进程逐步展开的过程。在此进程中,看似相互冲突的力量最终会在更高层次上得到统一。这种思想虽然与圣经神学并非一致,但在某种程度上可类比福音在历史中所展现的特质:即便有冲突、对立和不纯动机,福音仍能在神的计划下不断向前展开,达到更高境界的和谐。黑格尔哲学使我们意识到,历史中看似矛盾的事件与力量,最终可能服务于更高的善。
(2)马太福音13章的天国比喻:耶稣在海边教导天国的比喻(撒种的比喻、稗子的比喻、芥菜种和面酵的比喻等),说明神的国如同种子,在看似不利的环境中依然生长。芥菜种虽小却可长成大树,面酵虽少却能使全团发起来。这些比喻与保罗所经验的处境类似:福音如同芥菜种,在监禁、嫉妒、不纯动机的“土壤”中依然成长,展现神的国度有内在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如此一来,无论信徒面对何等艰险,都可从天国的隐喻中获得鼓舞。
(3)生命与死亡的超越:保罗已经展示了一种把生命与死亡置于福音进展光照下的视角,这与基督教神学中“死而复活”的核心教义紧密相连。基督徒对死亡的看法不同于世俗:死亡并非终结,而是过渡;只要基督得荣耀,个人安危不再是首要关切。在此逻辑下,教会内外的纷扰也显得相对渺小,皆可转化为推动福音前进的契机。
(4)神的护理与主权:护理(Providence)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概念,指神在历史与宇宙中持续的维护、引导和掌管。保罗的神学思想始终以神的护理为前提,他深信神在万事中掌权,即使环境混乱、人心复杂,神仍在推动福音走向祂所预定的方向。这样的信念为信徒在艰难时代提供了安慰和希望。现代信徒若也能如此,就能在混乱与不确定性中保持镇定、继续工作,与神同工。
通过黑格尔哲学的思维,我们认识到张力背后的可能整合;透过耶稣的天国比喻,我们看见神国度的缓慢却坚定的扩张;借着对生命与死亡意义的重新评估,我们得以轻看暂时性的困扰;在神的护理与主权视角下,我们看见历史指向终极善与救赎的方向。所有这些整合,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保罗在狱中发出的“那又怎么样呢?”绝非轻率,而是深具神学与属灵内涵的宣告。
五、当代教会的实践应用:建立以福音为中心的信仰生活
将这一切带回当代处境:现代教会同样面临内部纷争、动机不纯、外部逼迫与文化冲击。教会中不乏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参与事工者,外在世界对基督信仰的排斥也未曾停止。有些信徒看到内部乱象或外部压力后往往沮丧、愤怒、甚至选择退出教会生活。此时,保罗的态度为我们树立榜样:“那又怎么样呢?”这句话不是漠然,而是指示我们将焦点重新对准福音——上帝永不改变的救恩大能。
优先次序的重塑:若教会和信徒能将福音置于生活与事工的首位,就能避免在无关紧要的争论上耗费精力。当内部有冲突与不纯动机时,问问自己:福音是否仍然被传讲?基督是否被高举?若是,则可暂且搁置个人感受,全心喜乐于神的作为中。
对神主权的信靠与盼望:在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世界,信徒容易感到彷徨无助。然而,当我们相信神在历史中的护理,就能在混乱中仍保持坚定。即使教会内部存在问题,神仍然透过各样手段,使福音向前推进。历史上,教会屡经风暴,然而福音没有被熄灭,反而在迫害与纷争中继续传扬至世界各处。
人生意义的深层转化:保罗既不害怕死亡,也不执著于生命舒适,因为他已将生死置于福音大图景中。当我们也这样思考生死、名誉、成功与失败时,就会发现许多令我们苦恼的问题在永恒价值面前变得轻如鸿毛。若生命的最高目标在于让基督被认识,那么人际纷争、个人委屈、教会中的摩擦就不会再主宰我们的心灵。
广阔视野的培养:从天国比喻中获取灵感,我们知道福音如小小的芥菜种,最终却长成可栖息众鸟的大树。今天,无论科技变迁、文化对立、社会结构如何复杂多变,福音仍有其强大生命力。信徒须在此基础上培养广阔的属灵视野,不在短期挫败中失去耐心,而愿意像耕耘者那样,以信心等待福音种子的成长。
爱与饶恕的操练:当面对内部不纯动机者时,信徒的本能可能是愤怒或绝望。但保罗示范的态度却是放眼福音的成就,而非个人受伤感受。这不意味着忽视罪的问题,而是呼吁在真理基础上练习爱与饶恕。只有如此,教会才能在内忧外患下仍然延续宣教使命。
透过这些实践层面的思考,当代教会可以从保罗的处境中找到指引,从而在困境中成长、成熟,不因内部问题而崩解,更不因外部逼迫而后退。
六、在全球化、多元文化时代的反思
21世纪的教会置身全球化与资讯爆炸的时代,各种思想、宗教与信仰体系相互碰撞,基督信仰不再占据单一主流地位。在这样一个多元社会中,福音的传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地区基督徒仍遭遇逼迫,有的地方教会制度庞大但陷入形式主义,有的信徒为世俗诱惑所动摇。
然而,保罗的见证及其“那又怎么样呢?”态度告诉我们,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所谓“理想完美”的时代,教会始终在不完全的世界中前行。在逼迫与张力中,福音却一再证明其韧性与无可阻挡的特质。回顾教会两千年历史,无数逼迫和困境未能终止福音传播,反而促使福音向未触及的族群拓展。
当代社会的复杂性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教会内部问题:在多元文化对话中,信徒更需专注福音本质,不因枝节问题分裂,而在大使命的感召下寻找合一。虽然有不同的事工风格、神学立场和教会传统,但“基督被传扬”是各教会、各传道者的共同底线。当这一底线清晰,许多内部争议都能相对化或至少不至于妨碍福音向前。
七、神学教育与门徒培训的契机
从保罗的处境与張在亨牧师的诠释中,当代教会可以在神学教育与门徒培训中加强以下方面:
福音神学为核心:在神学教育中强调福音的本质、福音的不可阻挡性,以及福音在历史与处境中的延展力。通过系统研读保罗书信,学生与信徒可更深明白福音超越人类限制的能力。
强化对神主权的认识:在神学教导中突出上帝护理(Providence)这一概念,帮助信徒建立在历史长河中审视事件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无论社会变迁、政权更迭、文化冲击,神的计划不被挫败。
培养属灵视野与心态:门徒训练中鼓励信徒超越个人恩怨,将视野投向永恒,将目标对准福音使命。通过团契分享、灵修默想、跨文化宣教体验,帮助信徒在实际生活中操练这一心态。
实际应对内部冲突的策略:在教会领袖培训中,传授处理内部冲突的属灵策略。强调当出现不纯动机者时,不是简单对立,而是回归福音的核心。以此方式,教会领导层可更稳健地度过内部风暴。
通过这些手段,当代教会可在严峻挑战中维系内在的属灵健康与对福音的忠心。
八、结论:透过“那又怎么样呢?”的透视镜
经过以上探讨,我们发现保罗的“那又怎么样呢?”不仅是他个人的灵修高峰,更是神学与实践的精华展示。它承载着福音绝对优先、对神主权的深信、对生命意义的再定义,以及对教会当下困境的灵性应对之道。
張在亨牧师所强调的,即是要当代信徒如同保罗一般,以福音为中心、以神主权为基础,放眼更大历史图景。在这样的信念下,当内部有不纯动机者出现、当外部逼迫临头、当个人遭遇失败与苦难,信徒仍可在心中回应:“那又怎么样呢?基督仍被传扬,福音仍在扩张,我仍可喜乐。”
这种态度非但不消极,相反充满积极的神学意义与属灵动力。它体现了一种不被环境左右的内在定力,一种对神作为的持久信任,一种跨越时代与文化限制的福音张力。在这一态度中,宣教、门徒训练、神学反思、教会合一、宽容与饶恕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最终,我们看见,在保罗的狱中处境下,福音不但未被扼杀,反而透过看似不利的环境与不纯动机的人群继续前进;在内忧外患的情境中,保罗不陷苦毒与愤怒,而是转向更高的目标。这样的属灵经验与神学智慧对于当代教会而言,具有普遍且持久的启迪意义。只要基督不断被宣扬,无论是在逆境中、在文化冲突中,或在教会内部张力中,福音之光依然炽热明亮,信徒仍能满怀喜乐地回应:“那又怎么样呢?”因为福音的力量无法被锁链、人性弱点或时代变迁所阻挡。